收赃罪的刑事立案标准是啥
衢州衢江律师
2025-05-20
我国刑法没有“收赃罪”,相关罪名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,立案标准如下:
1.掩饰、隐瞒的犯罪所得及收益价值达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。
2.一年内因该行为受行政处罚,又实施此行为。
3.掩饰、隐瞒的是特定设施或救灾等款物。
4.掩饰、隐瞒行为致上游犯罪难查处,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。
5.实施其他妨害司法机关追究上游犯罪的掩饰、隐瞒行为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我国刑法没有“收赃罪”,与之相关的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,满足五种情形之一将达到刑事立案标准。
法律解析: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规定,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有其明确的刑事立案标准。一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;二是一年内曾因该类行为受过行政处罚,又实施此类行为;三是掩饰、隐瞒的犯罪所得为电力设备等特定款物;四是掩饰、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且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;五是实施其他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追究的掩饰、隐瞒行为。这些标准旨在打击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,维护司法秩序和公私财产安全。若遇到涉及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相关的法律问题,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替代了原“收赃罪”。该罪刑事立案标准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和精准规制。
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时可立案:一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价值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;二是一年内因该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后又实施;三是掩饰、隐瞒的是特定设施或救灾等款物;四是掩饰、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难查处且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;五是实施其他妨害司法机关追究上游犯罪的掩饰、隐瞒行为。
为避免陷入此类犯罪,民众要增强法律意识,不贪图便宜收购来源不明物品。司法机关应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认知,同时加大对该类犯罪打击力度,维护司法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价值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,就满足了该罪的一种立案标准,表明涉及一定金额的此类行为会被刑事追诉。
(2)一年内因该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再次实施的,体现了行为人屡教不改的主观恶性,也会被立案。
(3)若掩饰、隐瞒的是特定的重要设施或特定用途的款物,如电力设备、救灾款物等,因其涉及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,危害较大,会被立案。
(4)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且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,严重影响司法秩序和公私权益,同样会被追究。
(5)实施其他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追究的掩饰、隐瞒行为,也会符合立案条件。
提醒: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掩饰、隐瞒来源不明的财物,若不确定物品性质,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,以免触犯法律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若要避免触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,在交易中要核实物品来源的合法性,不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来源不明的物品。
(二)若知晓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,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,切勿参与掩饰、隐瞒行为。
(三)对于有过相关行政处罚记录的人,要严格约束自己,不再实施此类行为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,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1.掩饰、隐瞒的犯罪所得及收益价值达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。
2.一年内因该行为受行政处罚,又实施此行为。
3.掩饰、隐瞒的是特定设施或救灾等款物。
4.掩饰、隐瞒行为致上游犯罪难查处,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。
5.实施其他妨害司法机关追究上游犯罪的掩饰、隐瞒行为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我国刑法没有“收赃罪”,与之相关的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,满足五种情形之一将达到刑事立案标准。
法律解析: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规定,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有其明确的刑事立案标准。一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;二是一年内曾因该类行为受过行政处罚,又实施此类行为;三是掩饰、隐瞒的犯罪所得为电力设备等特定款物;四是掩饰、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且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;五是实施其他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追究的掩饰、隐瞒行为。这些标准旨在打击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,维护司法秩序和公私财产安全。若遇到涉及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相关的法律问题,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替代了原“收赃罪”。该罪刑事立案标准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和精准规制。
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时可立案:一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价值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;二是一年内因该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后又实施;三是掩饰、隐瞒的是特定设施或救灾等款物;四是掩饰、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难查处且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;五是实施其他妨害司法机关追究上游犯罪的掩饰、隐瞒行为。
为避免陷入此类犯罪,民众要增强法律意识,不贪图便宜收购来源不明物品。司法机关应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认知,同时加大对该类犯罪打击力度,维护司法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价值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,就满足了该罪的一种立案标准,表明涉及一定金额的此类行为会被刑事追诉。
(2)一年内因该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再次实施的,体现了行为人屡教不改的主观恶性,也会被立案。
(3)若掩饰、隐瞒的是特定的重要设施或特定用途的款物,如电力设备、救灾款物等,因其涉及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,危害较大,会被立案。
(4)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且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,严重影响司法秩序和公私权益,同样会被追究。
(5)实施其他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追究的掩饰、隐瞒行为,也会符合立案条件。
提醒: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掩饰、隐瞒来源不明的财物,若不确定物品性质,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,以免触犯法律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若要避免触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,在交易中要核实物品来源的合法性,不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来源不明的物品。
(二)若知晓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,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,切勿参与掩饰、隐瞒行为。
(三)对于有过相关行政处罚记录的人,要严格约束自己,不再实施此类行为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,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下一篇:暂无 了